团学工作

当前位置: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首页 > 团学工作 > 正文

【行知辑录】翰林行知学堂:剪纸中裁剪的非遗童趣

发布日期:2025年07月16日 22:20   编辑:王明蕾  核稿:夏娟  终审: 许锃   浏览次数:

7月15日,锦绣方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,一场以非遗剪纸文化为主题的“三下乡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。锦绣翰林社区行知学堂的“小先生”们走进社区,将剪纸艺术与传统节日习俗巧妙融合,为孩子们带来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,让传统文化在夏日时光里焕发新活力。

活动伊始,社区活动室早早地便充满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。得知有非遗文化课程,孩子们怀揣好奇与期待,提前来到现场。他们眼神里闪烁着对未知知识的渴望,如同等待开启宝藏盒子一般,盼望着课程开始。而另一边,行知学堂的“小先生”们身着整齐统一的服装,带着满满几箱剪纸材料包,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,有条不紊地做着课前准备,要给孩子们呈现最精彩的内容。

课程开篇,行知“小先生”韦佳怡别出心裁,以解读古诗《夜雨寄北》为引,从诗歌里的文化意象延伸,自然过渡到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主题。她借助生动的PPT,展示近二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从绚丽的面塑到精美的篆刻,从古老的皮影戏到精彩的杂技。每一项展示,都像一把小钥匙,打开孩子们认知非遗世界的大门。“原来我们国家有这么多厉害的传统文化呀!”孩子们忍不住发出惊叹,在这一环节,他们真切认识到非遗的独特魅力,领会到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。

紧接着,课程进入重中之重——剪纸教学。韦佳怡详细介绍:“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,历史能追溯到很久以前,题材特别广,不管是花鸟鱼虫,还是神话故事,都能剪出来,风格也很独特,寄托着大家对生活的美好祝愿。” 为让孩子们清晰理解,她又讲解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的分类,演示制作步骤,“先选好纸,对折要整齐,剪的时候注意线条流畅……” 边说边用剪刀熟练操作,仿佛赋予纸张魔法。“想不想自己试试,像变魔术一样剪出漂亮图案?”韦佳怡充满童趣的提问,瞬间点燃孩子们热情,大家异口同声喊 “想”,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。

“小先生”们迅速分发由“七彩假期”公益项目提供的剪纸材料包,还细心提醒:“用剪刀要小心,慢慢剪,别着急。”实践环节正式开启,“小先生” 们一对一、手把手指导。孩子们小心翼翼拿起剪刀,有的学得快,没一会儿剪出图案,兴奋地举给伙伴看,脸上笑开了花;有的遇到难题,剪刀不知咋拐弯,纸张折叠总出错,“小先生”们马上过来,“别慌,咱们重新折,看这里,要对齐”“剪刀角度这样调,慢慢剪”,耐心帮助调整。

有个小男孩剪坏了,沮丧地嘟囔:“老师,我剪坏了,不好看。”“小先生”们笑着摸摸他头:“没关系呀,剪纸就是不断尝试,失败了重新来,每一次失败都能让你下次剪得更棒,说不定再试试,就能剪出超好看的!”在鼓励下,小男孩重新动手,反复尝试后,终于剪出满意作品,举着欢呼,那股子自豪劲儿,感染了在场所有人。

当孩子们基本掌握剪纸技巧,主讲人孙晓倩借猜谜把话题引向端午节:“同学们,‘四角尖尖草束腰,外穿绿袄内藏宝。蒸煮清香满屋飘,剥开白肉怀中抱。’,猜猜说的啥食物?”孩子们踊跃抢答,“粽子!”孙晓倩顺势展开:“对啦,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,除此之外还有赛龙舟,挂艾草、戴五彩绳等习俗,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宝藏。今天咱们就做个端午特色手工——包纸粽子!”

“小先生们”拿出硬纸片和彩线,边示范边讲解:“先这样折出粽子形状,用棉线绑好,系个蝴蝶结,纸粽子就成啦!”孩子们听得认真,迫不及待动手。制作中,“小先生”们穿梭在教室,时刻关注,“你的彩线可以绕紧点”“折痕再明显些更像粽子”,给予细致指导。一番努力后,一个个色彩斑斓的纸粽子摆满桌面,红的、绿的、黄的,仿佛真能闻到粽香,孩子们看着自己作品,成就感满满。

“今天咱们通过剪纸、包纸粽子,了解传统文化,希望大家记住这些习俗,把咱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!”“小先生”们语重心长说道。孩子们用力点头,眼神坚定。活动结束后,不少孩子表示,要把学到的教给家人、同学,让更多人爱上非遗。

此次活动,锦绣翰林行知学堂的“小先生”们用生动课程与实践,为孩子们架起了解非遗的桥梁。在欢声笑语里,孩子们不仅学会剪纸和包纸粽技艺,更深入理解端午节文化内涵,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。

据悉,锦绣翰林行知学堂实践团队,此前顺利申报并入选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“七彩假期”志愿服务项目,该项目以加强对困境儿童、流动儿童、留守儿童、新兴领域群体未成年子女等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,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目标,面向全国遴选志愿服务团队。(英国威廉希尔公司:孙晓倩)

返回顶部
Baidu
sogou